兰州深耕尾菜资源化利用 变“农业废料”为“绿色宝藏”

来源: 兰州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 2025-10-11

兰州市农业农村局佚名2025-10-11

近日,兰州市农监中心、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人员赴榆中县、高新区开展尾菜资源化利用专项调研。调研团队先后走进5家尾菜处理企业与蔬菜保鲜库,深入挖掘兰州在尾菜“变废为宝”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作为高原夏菜重要产地,兰州蔬菜种植规模庞大,伴随而来的尾菜处理难题曾是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痛点”。如今,当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让昔日堆积成山的尾菜,成为带动产业升级、守护生态环境的“香饽饽”。

在榆中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德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作响,芹菜尾菜经过清洗、切段、叶秆分离、烘干等标准化工序,摇身一变成为高品质宠物饲料添加剂,产品远销江苏等地,年处理芹菜尾菜达1.5万吨以上,既解决了芹菜种植户的尾菜处理难题,又开辟了特色农产品加工新赛道。

榆中县兴胜养殖家庭农场则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之路。农场将腐熟的蔬菜尾菜与牛粪、土壤科学配比,作为蚯蚓养殖的优质基质。培育出的蚯蚓不仅是生物制药与饲料加工的重要原料,其产生的蚯蚓粪更是兼具肥效与改良土壤双重功效的“天然宝藏”——既是腐熟度高的有机肥料,又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为作物生长提供优良环境。目前,该农场年处理尾菜超2万吨,实现了“尾菜—蚯蚓—肥料—作物”的生态闭环。

兰州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特有发酵工艺,攻克了尾菜饲料化的技术难关。通过精准控制发酵温度与菌群配比,将各类蔬菜废弃物转化为符合国家标准的牛羊饲料,年处理尾菜规模达2至3万吨,有效提升了尾菜的经济附加值,为本地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低成本、高品质的饲料来源。

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则聚焦“能源化+肥料化”双路径,利用沼气发酵技术,让尾菜在密闭发酵罐中转化为清洁能源沼气,用于企业生产与周边农户生活,发酵剩余的沼渣、沼液则成为绿色有机肥,年处理尾菜约1万吨,实现了尾菜污染零排放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双赢。

兰州华沁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更是构建起全链条、规模化的尾菜处理体系,通过“尾菜粉碎—预处理—配比家禽粪便—发酵—综合利用”的标准化流程,已累计集约化处理尾菜4万余吨,成为兰州尾菜资源化利用的“主力军”。

据2024年全国农业数据显示,我国蔬菜年产量达7.8亿吨,其中尾菜占比约40%,但整体资源化率不足25%,每年因尾菜随意丢弃造成的经济损失超千亿元,同时加剧了土壤退化、水体污染与碳排放等环境问题。兰州此次调研的5家企业,正是地方破解尾菜难题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兰州市农监中心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尾菜治理的系统性路径。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持续拓展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多元利用渠道,完善尾菜处理技术标准与产业链条。同时,加强部门协同与宣传引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尾菜治理格局,让尾菜资源化利用成为兰州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生态动能。

原文链接:https://nync.lanzhou.gov.cn/art/2025/10/11/art_2188_1563521.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