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 2025-10-11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佚名2025-10-11
眼下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期,面对前期连续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淮北市“抢”字当头,全力推进玉米、大豆收获、烘干工作,加快秋粮归仓。
10月8日上午,在濉溪县双堆集镇吴井村一处玉米地里,2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由于近期连续降雨,不少地块含水量饱和、土质松软,轮式收割机无法进田作业,当地紧急调运50余台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每天收获秋粮1万多亩。
“我今年种了30亩玉米。进入9月以来阴雨连绵,镇里调运的履带式收割机配备低倾角割台和强劲履带底盘,既能适应低洼积水地块作业,又能高效收割倒伏玉米,收获后直接送到烘干点烘干。”吴井村种植户吴淑民说,家里的玉米已经抢收了一半。
双堆集镇是淮北市第一农业大镇,玉米种植面积28.8万亩。抢收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湿粮”变“安全粮”,同样是群众关心的头等事。针对降雨后采收的玉米含水量偏高,容易发生霉变的情况,双堆集镇启动应急预案,组织3家烘干企业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
“玉米收获后,直接进入烘干塔进行烘干,目前全镇每天可烘干玉米300吨。”双堆集镇党委书记黄从俭说,该镇还推广使用高架晾晒,让玉米充分通风降水,配合高温脱水设备昼夜运转,有效缩短干燥周期,确保籽粒含水率快速降至安全储存标准。
采访当天,记者还走进淮北市杜集区高岳街道双楼村、韩楼村,看到不少村民在房前屋后、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晒粮。
“村里开放公共场地给我们晒粮,村干部还帮着摊开、翻晒!”双楼村村民张慈善高兴地说。
针对农户晾晒场地不足问题,淮北市各村主动开放党群服务中心广场、闲置厂房等公共场地,搭建临时晾晒区,让农户晾晒湿粮。
淮北市农业机械化中心主任刘培告诉记者,截至10月7日,该市已调运240余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投入抢收,对接了20处粮食烘干中心和烘干点,做到抢收抢烘无缝衔接;已收获秋粮58.08万亩,占应收面积的23.8%,烘干14.85万吨,相当于30.7万亩收成。
(吴永生 范胜明)
原文链接:https://nync.ah.gov.cn/snzx/sxxx/58002971.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