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 2025-10-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佚名2025-10-11
“蓟马虫和病毒病一直是我的心头病,去年就是这种病虫害让我损失惨重,今年眼看40亩毛节瓜又要受影响,危难时刻科技特派员上门来帮忙解决,真是太感谢了!”藤县太平镇大坡村毛节瓜基地负责人黄德理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
近日,黄德理因基地毛节瓜病虫害防控问题屡屡受挫,尤其是毛节瓜蓟马与病毒病的防治,始终找不到有效突破口,这让他对毛节瓜收成忧心忡忡。藤县乡村科技特派员管理员、高级农艺师杨梦芸了解到黄德理的困境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起一支专业团队—6名分别精通土肥、农学、植保领域的科技特派员,共同奔赴大坡村毛节瓜基地,一场“精准把脉、对症开方”的现场技术培训随即展开。
在基地里,科技特派员团队没有急于给出方案,而是先与黄德理深入交流,耐心听取他日常的管理方法、用肥习惯以及过往用药情况,同时仔细查看田间毛节瓜的生长状态,结合当地近期的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等实际因素,逐一排查病虫害发生的根源。“您之前用药时间没卡准蓟马活跃期,加上偏施氮肥导致植株抗性弱,这才让病虫害反复出现。”团队成员结合现场观察,向黄德理解读了问题关键,让他对病虫害防控有了全新认知。
随后,科技特派员们围绕毛节瓜种植全流程,向基地负责人和在场工人展开细致的技术培训讲解:从如何根据生长期科学配比肥料、避免肥害,到高效除草的时机与方法,再到病虫害防控的核心要点,每一项都结合实例拆解,确保黄德理能听懂、会操作。针对当前基地高发的蓟马、潜叶蛾、甜菜夜蛾,以及易引发减产的病毒病,团队更是量身定制了“物理诱控+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控方案,建议悬挂蓝色粘虫板诱杀蓟马,搭配低毒高效的杀虫剂精准施药;针对病毒病,强调先防蚜虫、蓟马等传毒媒介,再辅以抗病毒药剂,从源头切断传播链。
“这个方案言之有理,步骤清晰,我马上就能用!”听完讲解,黄德理当场表示赞同,当天便按照方案开始打药并调整田间管理。几天后,在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支撑下,大坡村毛节瓜基地的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恢复生机勃勃的健壮瓜蔓在支架上欢快的攀爬。“以这种长势来看,我的毛节瓜亩产量将达到1.5万斤,总产值超过40万元”黄德理自信满满的说。而这场“送技到田”的服务,也正是藤县科技特派员团队用专业技术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践行“科技助农、服务兴农”理念的生动缩影。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wz/t26040314.s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