鳊鱼绿色安全养殖模式

来源: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 2025-09-12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佚名2025-09-12

  鳊鱼是鳊鲂鱼类的统称,具有食性广、生长快、出肉率高、味道鲜美等特点,是优良的大宗淡水养殖鱼类。鳊鱼以池塘混养为主,以下是鳊鱼绿色安全池塘混养模式典型做法。

  一、技术要点

  (一)养殖条件

  养殖池塘以长方形为宜,池深2.5米以上,池边无高大树木或建筑,具有独立进排水系统。安装水质智能监测设备,每10亩池塘配备1.5千瓦功率增氧机2台、自动投饵机1台,有条件可加装微孔增氧设备。进水口设置60—80目双层筛网,防止敌害、虫卵进入池塘。

  (二)池塘准备

  排干池水,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留淤泥10厘米左右,平整池底并晒至龟裂,促进底泥中有害物质分解。每亩用100—150千克生石灰清塘,一周后池塘注水并肥水,培育有益藻类,增加水体溶解氧。

  (三)鱼种放养

  冬季或春季水温稳定在12℃以上时放养苗种。选择规格一致、无伤无病、活力好的优质苗种,购买的苗种须取得《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根据出鱼时间不同,放养苗种规格与密度不同。若鳊鱼夏季出售、其他鱼类冬季出售,每亩池塘可放养120150克的鳊鱼1500尾、100125克的鲫鱼1200尾、180克左右的鳙鱼50尾、100克左右的鲢鱼15尾。若所有鱼类养至冬季出售,每亩池塘可放养50—80克的鳊鱼1500—1800尾、40—50克的鲫鱼800尾、150克左右的鳙鱼70—80尾、100克左右的鲢鱼15尾。

  (四)养殖管理

  投喂鳊鱼配合饲料,生长期日投饵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越冬期天气晴好时2—3日投喂1次且投饵量不超过鱼体总重量的0.5%。坚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投饵原则,便于观察鱼类摄食和生长情况,提高饲料利用率。养殖期间科学使用增氧机,定期加水和换水,保持良好水质。鳊鱼养殖水质建议满足以下要求:溶氧量≥5毫克/升,pH7.5—8.5,透明度30—40厘米,氨氮≤0.2毫克/升,亚硝态氮≤0.1毫克/升。

  (五)日常管理

  每日巡塘,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和鳊鱼生长情况。生长高峰期每周打样,检查鱼体健康状况。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日常可添加维生素C等饲料添加剂提高鱼体免疫力。养殖用药参照《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不使用禁(停)用药物,遵守休药期规定。

原文链接:https://dara.gd.gov.cn/ztzx/nyjstgzt/nyjs/content/post_4713526.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