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 2025-06-18
“‘三天晴两天雨’的天气最理想,晴好时加速荔枝膨大,降雨后温差变化促进糖分累积,甜度和口感自然提升。”近日接受采访时,浦北县北通镇清湖村委九梅麓村水果种植大户容兴俊对今年荔枝品质信心十足。北通镇党委书记温国霖介绍,该镇妃子笑、黑叶、桂味等荔枝品种种植面积超5万亩,今年花芽分化期气温适宜,挂果量显著增加。
为谱写丰产与畅销的协奏曲,清湖村在品质提升、诚信经营、技术晋级、渠道拓展等方面协同发力,携手村民们迈入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品质保障 诚信交易
“今年,我们村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这表明清湖村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上,获得了国家级的肯定,这是全村人的光荣。”采访时,清湖村党委书记翁职斌正向乡亲们传递振奋人心的消息,他说,这份荣誉也包含大家守法生活、规模种植和农产品诚信交易等内容。
在郁郁葱葱的荔枝林间,清湖村的果农们正忙碌地采摘着饱满的果实。这个以荔枝闻名的村庄,如今已发展起3000多亩的荔枝种植园,品种丰富多样。为了确保新鲜甜美的荔枝能及时送达各地消费者手中,村里精心打造了30个收购点,每天能组织30多辆货车,每车满载着8吨左右的荔枝发往全国各地。这些带着清湖村阳光雨露滋味的荔枝,经常出现在北京、上海、甘肃、四川、云南、河南等地的水果市场上,为当地居民带去岭南特有的甜蜜滋味。
翁职斌携手清湖村党委副书记黄永汉,带领村里的党员、人大代表、退伍军人和共青团员组成了一支特别的宣传队伍。这支队伍走遍各个自然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乡亲们讲解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分享农产品交易的法律知识和商业道德。
“我们不仅要种出好荔枝,更要以诚信待人。”黄永汉说,“今年村里预计能收获近5000吨优质荔枝,只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让这些荔枝顺利走向市场,赢得更多回头客。”他特别强调,与客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清湖村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这支宣传队伍每到一处,都会结合实际案例,生动讲解如何通过诚信经营打造品牌形象,让清湖荔枝不仅以品质取胜,更以信誉服人。
北通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发强在采访中表示,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水果收购商能够放心采购清湖村的荔枝,他们特别加强了质量把关工作。“我们配备了专业的检测团队,定期维护更新农残检测设备,确保每一批荔枝都经过严格检测。”李发强说,“这是我们对消费者的承诺,也是对我们清湖荔枝品牌的守护。”
技术改良 保鲜延长
清湖村的1300多户村民都以种植荔枝为生。在镇农技部门的帮助下,村里积极开展“改低创高”工作,将大量“黑叶”荔枝改种为品质更好的“妃子笑”品种。虽然种植“妃子笑”需要更精细的技术管理,但村民们热情不减。“虽然转型过程中有所付出,但只要掌握了技术,收益就会大幅提高。”村民容兴俊这样说。
为了提高荔枝品质,村里从2015年开始采用“光驱避”技术,有效减少了荔枝蛀蒂虫的危害。这项技术不仅让清湖村的荔枝品质更上一层楼,还吸引了周边村庄前来学习。“我们不仅要卖好本村的荔枝,还要带动周边村庄一起致富。”翁职斌表示。
如今,清湖村的荔枝销售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少客户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或者通过熟人介绍,直接预订整棵荔枝树的果实。“到了收获季节,很多客人都会带着家人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村民温国霖介绍。这些创新的销售模式不仅打响了“北通荔枝”的品牌,还意外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
2024年,清湖村因此被评为广西生态文化旅游示范村。
为了让荔枝以最新鲜的状态送到消费者手中,清湖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冷链服务体系。从泡沫箱包装到冰块保鲜,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大大缩短了从采摘到装车的时间。“其实我们和客商们早就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容兴俊笑着说,“每年荔枝开花时就开始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既能让客户满意,也能增加我们的收入。”
据容兴俊介绍,6月中旬将是清湖村“妃子笑”荔枝的销售旺季。现在客商们已经开始准备运输车辆,村里的种植大户们也纷纷预订冷库,确保荔枝的新鲜度。“我们和客商们就像一家人,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把荔枝产业做好。”容兴俊补充道。这种默契的合作关系,不仅保证了荔枝的品质,也让清湖村的荔枝产业越做越红火。
渠道拓展 产业延伸
今年清湖村荔枝迎来丰产季,5000余吨的产量需要多措并举开拓销路。为确保荔枝高效进入市场,北通镇主动对接多家快递企业在村内设立寄递服务点,“目前邮政、顺丰等已进村开展小件荔枝直销寄递业务。”北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子海说,镇党委、政府积极联动区内外荔枝深加工企业,为清湖村及周边产区拓展罐头、果醋、果酒、干果等批量收购渠道。
“5月份以来,浙江的客商已经好几批提前上门订购荔枝干了。”何子海欣慰地说,北通荔枝获得加工企业的青睐后,镇村干部的压力才得以缓解。清湖村历来有用土烤房制作荔枝干的传统,每百公斤鲜果能产出约25公斤果干,用作日常零食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受限于传统工艺,产量始终难以提升。
“当鲜果市场价格跌破每公斤4元时,转为荔枝干加工反而收益更高。”广西健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锋分享道。他2019年开始在北通镇发展果干业务,看到全镇5万多亩荔枝的丰沛产量,便在距清湖村不远的中屯村新建了一条加工生产线,日处理鲜果可达2.5万公斤。
这一举措让“价高卖鲜果,价低做果干”的策略成为现实,加工能力的提升还吸引了县内其他乡镇及广东产区的种植户送来鲜果代加工。“有了加工厂作后盾,荔枝丰收季再也不会因滞销而烂在树上了。”温国霖感慨道。
相信有基层党委、政府的关注,有众多经销大户和加工企业的积极参与,清湖村漫山遍野的清甜荔枝,终将成为广大消费者果篮中的“佳荔”,终将成为乡亲们继续呵护好5万亩荔枝园的“动力”。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21186389.s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