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蝶变 龙跃于渊——喜看灵山县佛子镇龙渊村嬗变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 2025-04-30

1

  阳春三月,正是春茶采摘繁忙时节。4月14日中午时分,采茶归来的茶农,用电动车驮着装满茶青的蛇皮袋,驶进灵山县佛子镇龙渊村的茶厂内。

  “四嫂,你的10.5公斤,178元;吴哥你的差点10公斤,168元……”茶厂老板周世华,接过茶农手中的茶青过秤后,随即敲击手中计算器,现场支付茶农当天茶青款。

  茶农从周世华手中接过现金,个个喜笑颜开,一个上午的辛劳,在接过现金那一刻,仿佛被脸上的笑容荡漾而去。

  春茶飘香 鼓起钱袋

  龙渊村是佛子镇最为偏远的山区乡村之一,也是“十三五”时期脱贫村。几年过去,龙渊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通八达的水泥路连通产业基地,直达村民家门口,路旁争艳的紫荆花多彩缤纷,三面光水利修到了每一个田垌……

  田垄间,翠绿的茶叶、壮硕的黄瓜,犹如源源不断的财源,流进村民的口袋,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

  在一片翠绿的茶园中,吴安艺夫妻挎着蛇皮袋,双手飞快地在嫩芽间飞舞,不一会儿就抓满了一把。

  聊起茶叶,吴安艺不禁发出爽朗的笑声。夫妻俩在20世纪90年代就发展茶叶种植,是龙源村最早种植茶叶的人之一,并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他成了当地种茶的“土专家”,不但种植了3亩多的茶园,还创建了1亩多的茶苗育苗基地,平时忙不过来,就聘请村民采摘茶叶。

  今年受干旱影响,直到3月10日,吴安艺的茶园才开始采摘春茶,仅采摘一项,夫妻俩一天的收入就超过300元。

  “上年纪了,动作没有以前快了,不得不服老。”吴安艺说,在他聘请的工人中,四嫂年轻手快,最高时一天采茶收入有200多元。

  目前,龙渊村种植茶叶350多亩,春季期间生产茶青8万公斤,每年增加村民收入约50万元。

  产业富民 带动发展

  龙渊村特色产品“龙渊大糯”,是灵山大粽的主要原料,曾荣获广西“好种好品”擂台赛好吃大米金奖,2024年“龙渊大糯”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亩,平均亩产量为200多公斤,每公斤售价为20元,通过合作社收购、电商的方式帮助销售,每年增加村民收入达48万元。

  近年来,龙渊村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百香果、黄瓜等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在村委和驻村工作队员的牵线搭桥下,企业免费为群众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与60多户种植户签订黄瓜种植保价回收协议,种植面积120多亩,产量达到60万公斤,增加村民收入近100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曹志春远赴湛江学习、考察,引进地龙养殖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产业迅速走红,仅两年时间,就发展至养殖面积近30亩。

  此外,该村通过开展系列技能培训,培养出了一批种养能手,其中脱贫户梁红升更是成为当地的“网红”,通过电商销售,带旺当地农产品销量,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在产业发展迅猛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壮大。该村通过招商引资,盘活空闲的旧村委用房,依靠扶贫项目引来资金投资,以村委为中心的一百米范围内,遍布了三家企业、一家市场、一所幼儿园,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近100人。2024年,龙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1.5万元。

  “我们计划向上级申请使用集体经济资金,通过村里出一点,经济能人捐一点的方式,在沿村道路继续种植紫荆花等风景树木,让龙渊村变得更加美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在龙渊村委东旭村路旁落英缤纷的紫荆花树下,曹志春和驻村第一书记管诗广正在讨论着下一步的建设规划。

 

  龙渊村,这个藏在深山的小山村,正以让人惊叹的速度发生着蝶变。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19958266.s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