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 佚名 发布时间: 2025-04-30
“我们养殖的鱼苗,不仅‘游’遍中国大江南北,还远销俄罗斯、越南等国家。”4月14日,灵山县桂东水产孵化养殖负责人与新疆的客户通过视频连线,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广西灵山县是“中国淡水鱼苗之乡”。近年来,该县坚持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成立鱼苗产业联合党委,整合花兰生态鱼养殖、智源鱼苗孵化等5个“鱼苗”党支部,不断完善“产业联合党委—产业党支部—功能党小组”式产业“组织链”,通过整合资金、土地、人才等市场化要素,将党建触角延伸到鱼苗产业链孵化育苗、打包销售各环节,形成特色鲜明的鱼苗孵化产业。
“我们成立了渔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吸引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有销售经验的鱼苗企业聚拢,让广大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有效解决行业‘单打独斗’、产品同质化等问题。”灵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零玲介绍,灵山结合“乡村振兴+行动学习”项目建设,组建荔乡鱼苗项目实施团队,以行动学习方法聚智,利用头脑风暴、鱼骨图法等方法剖原因、提对策,破解鱼苗产业发展瓶颈。
打造淡水鱼苗产业“人才试验田”,能够有效助力鱼苗产业品牌化、科技化、规模化发展。
为抓好春季渔业生产工作,灵山县佛子镇水产专家黄周林(中)到健良鱼苗繁育养殖场查看鱼花生长情况,对养殖户开展鱼苗孵化养殖技术指导。张燕敏 摄
该县以淡水鱼苗产业人才驿站为依托,组建一批“懂技术、懂经营”的志愿服务团队,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外输”,远赴云南、贵州、新疆等地区开展技术服务12次,对当地渔业从业人员传授鱼苗喂养技术累计服务120余人次。
此外,该县还通过与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采用“现场调研+集中研讨”的形式,开展淡水鱼体系池塘生态养殖、珍稀濒危鱼类人工繁育研究,攻克了鱼苗低温季节水霉病难控、出壳率低,长途运输成活率不高等苗种繁育技术难题。
“目前,全县生产鱼苗已超过1500亿尾,带动渔业生产总值超40亿元。鱼花销售数量占据全国鱼花数量近13%,其中草鱼鱼花的产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禾花鲤水花苗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灵山县委副书记苏历介绍。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19958259.s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