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三千年》是一部由中国与美国学者联合撰写的权威中国绘画通史著作,综合体现了中西学术视野的交融。以下是该书的核心信息及特点:
基本信息
作者与背景
由 杨新、班宗华、聂崇正、高居翰、郎绍君、巫鸿 六位中美顶尖艺术史家共同执笔,融合中西美学观点与研究范式。
中方学者:杨新(故宫博物院)、聂崇正(故宫博物院)、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方学者:班宗华(耶鲁大学)、高居翰(加州伯克利大学)、巫鸿(芝加哥大学)。
出版与结构
首次出版:1997年由外文出版社推出中英文双语版,属《中国文化与文明》丛书。
内容体量:全书30余万字,收录约330幅画作图片,涵盖旧石器时代(约100万年前)至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发展史。
章节划分:按断代史分章撰写,如巫鸿负责“旧石器至唐代”,班宗华撰写“五代至宋代”,高居翰解析“元代”等。
内容特色
多维视角
开篇由杨新(中方)与高居翰(美方)分别从东西方视角探讨中国画鉴赏方法论,奠定跨文化研究基调。
各断代章节突出时代风格流变,兼顾流派传承、代表画家及作品分析(如宋元山水、明清文人画)。
学术价值
首部中美合著绘画史:开创国际合作研究先例,被评价为迄今最完整、全面的中国绘画通史著作。
原始资料运用:首次公开多国博物馆及私人收藏的罕见画作图片。
延伸影响
巫鸿负责的“远古至唐代”章节后扩展为独立专著《中国绘画:远古至唐》(2022年出版),深化早期绘画研究。
高居翰部分内容曾被改编为《中国画三千年》三册版,但删减了原书的鉴赏章节及全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