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俗曲音乐文献辑要与译释》

现售价:
1220.00
市场价:1280.00

  《明清俗曲音乐文献辑要与译释》(全三卷)是刘晓静与李鸿熙编著、江明惇审订的重要学术著作,2024年6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具有以下核心价值与创新点:

  一、核心内容

  ‌文献辑要‌

  系统整理12种珍稀明清俗曲古谱文献,涵盖:

  ‌明代文献2部‌:《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乐律全书·灵星小舞谱》;

  ‌清代文献5部‌:如《太古传宗·弦索调时剧新谱》《小慧集》(含《茉莉花》早期版本《鲜花调》)等;

  ‌日本清乐文献5部‌:包括《清乐秘曲私谱》《清风雅唱》等海外孤本,首次在国内公开出版。

  文献来源横跨中、日、美等多国馆藏及私人收藏,时间跨度自明万历至清末三百余年。

  ‌译释与数字化‌

  将工尺谱、减字谱等古谱译为五线谱,首次实现大规模明清俗曲乐谱的现代转译;

  每首曲目配备独立二维码,扫码可聆听数字音频,融合“影印存真+译谱可演+云端留声”三维呈现。

  二、学术价值

  ‌填补研究空白‌

  系首部系统辑录、译释明清俗曲音乐文献的集成性成果,解决了该领域长期依赖文学文本而缺乏音乐实证的难题。

  ‌揭示音乐流变‌

  通过日本清乐文献,还原俗曲东传后的本土化演变(如江户时代“明清乐”);

  厘清《茉莉花》等名曲的源流,印证俗曲对戏曲、曲艺的深远影响(如山东柳子戏、四川清音等300余剧/曲种)。

  ‌方法论创新‌

  结合文献学、乐律学与图像识别技术,开发古谱谱字自动生成算法,开创“文献+科技+艺术”的研究范式。

  三、社会影响

  ‌重大奖项‌:入选2024年度“中国十大音乐图书”榜首;

  ‌项目支持‌: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国家出版基金等多项国家级资助;

  ‌学界评价‌:被江明惇誉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开拓性工程”,郑锦扬称其“为传统音乐研究提供基础性力作”。

  四、核心概念

  ‌明清俗曲‌:作为明代至清代“小曲”“俚曲”“时调”的统称,是继宋元词曲后的俗乐主流形态,孕育了戏曲、曲艺的声腔基础,并远播海外形成日本“明清乐”58。

  此书历时二十年完成,为音乐史、民俗学及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活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