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品基本信息
作者与成书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初稿原名《初次印象》(1796-1797年完成),后改写并于1813年以现名出版。
文学地位
主题:通过四段婚姻对比,批判将婚姻视为经济保障的社会现象,强调感情作为婚姻基石的重要性。
风格:一反18世纪感伤小说传统,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英国乡镇生活,语言幽默犀利。
二、核心情节与人物
主线故事
围绕班纳特家族二女儿伊丽莎白与贵族达西的爱情展开:两人因傲慢与偏见产生误解,经历多次冲突后消除隔阂,最终结合。
对照婚姻
简·班纳特与宾利:温婉爱情克服外界阻力;
夏洛特·卢卡斯与柯林斯:基于经济保障的结合;
莉迪亚·班纳特与威克姆:私奔丑闻经达西资助平息。
三、影视改编对比
版本 特点 代表演员/导演
1940年电影 喜剧化处理,淡化社会矛盾,配乐轻松欢快 劳伦斯·奥利弗(达西)
1995年剧集 最贴近原著,细腻刻画人物心理,忠实呈现阶级差异 科林·费斯(达西)
2005年电影 视觉唯美(自然风光与长镜头),剧情紧凑但改编较大(如雨中冲突戏) 凯拉·奈特利(伊丽莎白)
四、文化影响与译本
现代意义
伊丽莎白被视为文学史上早期独立女性形象,其婚姻观(追求平等与理解)仍具当代启示。
中文译本
王科一译本(1956年初版):保留原著古雅韵味与讽刺精髓;
孙致礼译本:突出语言流畅性,强调女性意识。
全球传播
入选豆瓣图书Top250(评分8.9),被译成40余种语言,多次再版。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情节分析或影视细节,可提供更具体的探讨方向。